官方發聲:四川省信奧競賽組委會特派員告訴你信息學該這么學?。?!
發布時間:2019-06-12 來源: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學科普基地
前 言 作為“五大學科競賽”之一,信息學競賽不僅和其它學科競賽一樣,是全國90多所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如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重要參考和錄取指標。而相比數理化生等傳統學科競賽,信奧競賽報名人數相對較少,競爭壓力相對較低,于是,家長們紛紛選擇讓孩子報名參賽,導致報名人數逐年攀升。
據CCF官方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四川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下簡稱:信奧競賽)的總人數排名全國第二,相較2014年增加了接近5倍。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不少少兒編程機構蜂擁推出了信息學編程培訓課程、信息學競賽編程課程等。今年4月初,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便報道了童程童美涉嫌虛假宣傳和侵犯知識產權的事例 那么,面對資質和能力參差不齊的培訓機構,家長們該如何評估和選擇呢?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院長、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四川省特派員周世杰教授,為家長們給出了明確的答復。
周世杰特派員指出:“許多人對信息學都存在誤解。信息學是什么?是考試嗎?是培訓嗎?不,它最核心的是程序設計思想。信息學教育教給孩子的,不僅是計算機語言和算法,不僅僅是編程的技能和方法,更是認識和看待世界的思維和方法。學生通過持續不斷的編程學習,去培養和錘煉自己的計算機思維,從而更好地面向未來和走向未來。信息學作為一種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孩子越早學習信息學越好。” 周世杰特派員
周世杰特派員說:“過去,家長們往往將信息學競賽作為一個升學渠道和途徑,但是伴隨信息學學科本身的發展以及政策的介入,現在的信息學競賽已經邁入轉型階段,從和升學密切掛鉤的競賽考試,開始逐漸朝素質教育轉型。” “編程并不難學,事實上只要注意方式方法,即便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也只需要一個月就可以入門。但能走多遠,能研究和開發出個什么來,這得看個人的興趣以及悟性。” 2018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明確規定“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在競賽產生的文件、證書、獎章顯著位置標注教育部批準文號以及‘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等字樣。” 規定一出臺,不少中小學生家長就開始懷疑信息學學習的必要性了。對此,周特派員想要對家長們說:“這個政策的出臺,肯定會讓一部分抱有功利性目的的學生和家長放棄學習信息學。但是,信息學教育低齡化的大趨勢是不變的,是不可逆轉的。因為,時代的發展要求學生具備信息學的思維與能力。即便在眼下的求學過程中,信息學不一定能為中小學生們帶來直觀而顯著的益處。但我相信,堅持學習信息學的學生們,他們的未來人生將更急豐富多彩,事業發展也將更加廣闊。” 以下摘自周世杰特派員的新聞采訪稿 在做好信息學教育低齡化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如何開展教育的問題。 首先,不要片面理解編程; 其次,不要給孩子灌輸功利學習的思想,抱著升學加分的目的去學; 最后,不要一開始就講晦澀的語言和算法。 對于低年齡段的孩子,我們要以興趣為引導,注意分層次開展信息學教育,比如最開始可以讓小孩子先學習用容易上手的scratch圖形化編程,隨著他們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再學習python、C++等編程語言。 對于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學科普教育和人才培養的“痛點”,周特派員分析道: 一、中小學生普及人數呈“ 倒三角”,高中—初中—小學 盡管中小學生的人數在不斷增加,但是報名總人數的構成,依然是一個倒三角形結構。底部的小學生最少,中部的初中生次之,頂部的高中生最多。這種倒三角形結構表明,四川省的青少年信息學教育還未走上正軌,規范化的信息學教育之路依然漫長”。 二、信息學基礎師資匱乏 許多中小學老師自己都不會編程,怎么能夠教學生呢? 師資力量短缺是個極為重要的問題,為了提高信息學老師的專業能力,我們也在積極開展相關的免費培訓工作,并在未來持續堅持下去。 三、信息學教材質量不高 現在,很多學校都有信息技術課,但大都只是教學生一點很基礎的電腦知識,根本談不上編程和信息學教育。針對這一問題,電子科技大學和組委會目前正在著手開發適用于中小學生信息學教育的專門教材。 編后語:在日常教育中,孩子的科學素養如何培養?孩子對科技的興趣如何引導? 如果各位家長你也是對孩子的科學教育有興趣,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著手培養?請搜索關注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學科普基地官方公眾號咨詢了解。 相關文章
|